中正正骨力学学习笔记

革子令 5天前 1690

原链接:【线上学好正骨整脊成为正骨名家----中正正骨整脊基础40课-哔哩哔哩】 https://b23.tv/aqewmGi

可以从第四集直接看,视频不错特地写了笔记分享(不定时更新):

一:正骨三大误区:

1.一定要有弹响(弹响是关节囊里面的空腔大小发生变化引起的,一般见于手法复位,但是对于一些其他复位手法,如:动中求正等不一定会听到声音,对正骨而言最重要的是症状消失。)

2.力气一定要大(正骨最重要的是对关节的控制能力,不是单纯的发力就行,而是利用身体让正骨的部位朝着你需要的方向去纠正。)

3.正骨风险大,不安全。(排除骨质疏松,脊髓型颈椎病等禁忌症,手法正确下,正骨基本没有风险。)

 

脊髓型脊柱病特征

1.走路和踩棉花一样。

2.感觉身体被什么东西勒住

3.走路没有力气

 

手掌神经诊断

大拇指:第5神经出现问题

食指,中指:第6神经

无名指,小指:第7神经

 

二:正骨手法特点(目的:安全有效)

1.稳(安全,力量不大不小恰好抓住位置,又不会引起疼痛。)

2.准(定位,对每一个解剖位置的恰当拿捏)

3.快(迅速用寸劲,寸劲指短距离的用力,正骨是要用身体发力,迅速“抖”一下,使关节纠正,力不用大,主要看手法:①轻轻拉至张力产生。②发寸劲)

4.巧(巧力,用身体发力,比如蹲马步使劲抬,又或者以身体为重心去压。)

 

三:脊柱承力学的演变:直立,屈伸,旋转。

 

脊椎会出现那几种错位

1.旋转:左旋转,右旋转

2.移位:前移(滑脱)、后移(凸出);左移、右移。

(往往是混合出现)

 

脊柱错位应力反应;

1.以四维平衡看待受力关系(上下,前后,左右,过去/现在/未来。)

2.逢四而变(例:脊2左偏,脊7右跑,身体使身体仍保持在中线上的应力变化。)又见:脊柱分段四边形交叉诊断/四边形定点复位手法。

 

四:脊柱正骨力学
整脊:主要是杠杆力学(借用自身骨骼来复位,施术范围在脊柱上)
正骨:复合力(≥两个方向的力施加在骨骼上,施术范围在全身关节)

五:禁忌症
(一)骨质疏松
检查方法:骨密度检测
临床判断规律:1.年老体弱 2.生活习惯不规律(昼伏夜出,缺少维生素D。营养摄入不足。长期喝碳酸饮料。) 3.慢性肾病  4.缺乏运动
5.长期用激素药 (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满月脸,水牛背) 6.肌肉发达~骨质健康。
(二)骨折
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X光片价格不到40)
症状;1.疼痛伴功能障碍 2.外伤史 3.肢体畸形(辨别靴样畸形/青枝骨折/压缩性骨折/骨裂) 4.骨擦音
(三)骨结核/骨髓炎/骨肿瘤(骨质病变)
1.骨结核:消瘦,低烧,骨疼,影像学检查见骨质改变。
2.骨髓炎:高烧,骨疼,
3.骨肿瘤(骨癌):骨疼(休息不减轻,症状越来越严重)。
(四)脊柱手术术后和畸形
畸形:鸡胸,漏斗胸,成年脊柱侧弯,青少年脊柱侧弯>35°/<30°伴楔形改变。
(五)孕妇/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发作期哮喘/脊髓型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等
1.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1/3直径
检查方法:核磁共振(髓核突出/受压≥7mm),霍夫曼征。
症状:两腿麻木无力
2.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和脊柱之间已经连接成一块。
症状:骶髂关节疼痛且向上延伸,直至脊柱整条关节疼痛,脊柱结构由分段式结构转为弓型,无法旋转弯腰等。

最后于 4天前 被革子令编辑 ,原因:
网络变流畅,所以回来了。
最新回复 (6)
  • jiaoae 4天前
    0 2
    有H情节吗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欧派兽 4天前
    0 3
    有H情节吗
    1:管理员给你移区后会显示移到了你之前发帖的区。 2:点击我作为楼主发帖时一楼下的图片签名,可以跳转到站规教程贴。 3:多次水贴水回复会封号哦? 4:不知道回什么的时候就点“里世界专属”,一键随机生成几种回复内容。 5:祝你在里世界玩得愉快!
  • 千矢~ 4天前
    1 4
    undefined
    帮我正一下(
    道歉的时候要好好露出肚皮哦~
  • 革子令 4天前
    0 5
    六:正骨整脊治疗特点
    治疗步骤:一松二正三通
    1.放松肌肉(按摩,针灸,药浴)  2.正骨,柔筋(骨正筋软,气血自流。用膏药)  3.通经络,通气血,通脏腑(肝主筋,肾主骨~使用中药:六味地黄丸,独活寄生汤等)

    七:正骨整脊的强壮功法
    (一)开始:身体站立,挺胸收腹,两首贴紧两侧,脚后跟并拢,前脚掌打开(呈V字形),鼻吸嘴呼)舌顶上颚,嘴巴微开)。

    (二)韦陀献杵:左脚迈开一步,与肩同宽。吸气,两手中指相对,身前举起,缓缓提到胸口。呼气,两掌相对,向外,屈肘呈抱球状,并屈膝马步下蹲。
    吸气,重心放脚后跟,前脚掌提起来三秒钟以上。
    呼气,重心前移,保持上身不动,脚后跟太强,换前脚掌着地,停三秒钟以上。
    吸气,重心放脚后跟,前脚掌提起来三秒钟。
    重复动作五分钟后,收势。
    吸气,身体直立,呼气,双手下压,回到原位。
    (踝至小腿发热为佳)

    (三)移星摘月:左脚迈开一步,与肩同宽,两手握拳,大拇指在内,四指在外,拳心朝上,护于腰间。
    先向前伸左手并张开,抬至肩水平位,然后向对侧旋转腰胯带动上半身(90℃),左手屈肘,内旋,手掌合拢捏紧(像要抓住什么东西)。接着再向同侧旋转腰胯(180°),左手伸直打开,手掌张开放下,最后回归原来的姿势。
    右手也一样,如此往复五分钟。
    (膝至大腿发热为佳)

    (四)豹子撞林:左脚迈开一步,与肩同宽,两手握拳,大拇指在内,四指在外,拳心朝上,护于腰间。
    两手抬至肩水平位(手见鼻尖),左手握拳,右手变掌,两手相撑,腰胯带动上半身做快速的旋转,并发出“呵!”声(短促而有力)。
    位置不动,手掌动作互相变换,再腰胯迅速带动上半身旋转,并发出“呵!”声。
    如此重复做五分钟,然后收势。
    (腰部发热)

    (五)青龙探爪:左脚迈开一步,与肩同宽,两手握拳,大拇指在内,四指在外,拳心朝上,护于腰间。
    左手由拳变掌提到胸口,然后缓缓向右脚的位置下伸翻掌,手臂快要打直时,配合身体重心屈膝下蹲,并迅速发出“呵!”的声音,再慢慢收回手掌回到原来的动作,并做另一侧。如此往复五分钟。
    (肩膀发热)

    (六)仙女拜月:左脚迈开一步,与肩同宽。
    两手从两侧起至头顶,合掌,十指交叉,再抬头向上看,翻掌,身体向上做伸懒腰动作,前脚掌用力,脚后跟一起立起来,感觉腰部有股劲力向上撑,保持住。
    直腿跟落,缓缓下腰,下到最低点,保持腿是绷直的状态,手再缓缓上抬10cm的距离,接着快速下按,保持动作下按后的动作3秒钟。
    然后手再缓缓起来越10cm距离,向左脚快速下按,保持下按后的动作3秒钟。
    又缓缓起来10cm在中立位置,然后向右脚快速下压,保持下按后的动作3秒钟。
    缓缓抬起10cm回到原来的位置,再次快速下压3秒钟。
    以上四拍为一组,做四组,没下一拍下压幅度比上一拍更大(直至压到地面)。
    (后背拉伸)

    (七)金刚伏虎:左脚迈开,至两个肩宽。两手握拳,左下右上,放在前方。
    左肩抬手,使拳至肩水平,肩部外旋(向外上方打开,肘部不变,动肩),使左拳顶天。
    右拳从上往下,向外打直,于同侧腿平行
    接着换手反复上述动作,每一下动作有力,迅速,腰部撑直,重心随上拳的动作而移动,每打一下,“呵”一声。
    左右各一下为一组,做16组。
    (全身)
    网络变流畅,所以回来了。
  • 革子令 2天前
    0 6

    八:颈椎曲度变直原理

    (一)以常恒变(诊断原理)

    (二)颈椎生理曲度(侧面):前屈(约15°)

    (颈椎各椎体中,3,4,5往前走,1,2,6,7为直立位,实际上曲度改变就是因为3,4,5节颈椎改变。)

    非正常曲度:变直/消失,反屈/反弓。

    (出现症状:颈肩不适,头晕,失眠,再考虑介入治疗,平时注意生活习惯。)

    (三)曲度调整/脊柱侧弯调整原则:筋骨同治(关节即使纠正好,周围的肌肉也需要有力量将其维持在原位,不然是无用功。)

    (四)颈椎曲度变直手法1.坐位提推法。2.卧位横推法。3.卧位牵托法

     

     

    九:颈部解剖,肌肉,韧带等

    (一)枕寰关节错位症状:无法做点头动作。

    寰枢关节错位症状:无法做左右旋转动作(旋转角度<60°,整段颈椎的旋转角度为80°)。

     

    (二)运动:

    前屈后伸(35°-45°),低头时下巴可以顶到胸,抬头至双眼可以看到天花板。

    左右侧摆(各45°),问患者左右侧移时,其中一侧是否有拘禁感。

    左右旋转(60°-80°),同上,询问患者动作是否异常。

    颈椎的活动:

    1.前屈时,以下颈椎为主(567)。

    2.后伸时,以中间几个颈椎为主(345)。

    3.左右侧屈,旋转时,整个颈椎全部参与。

     

    (三)椎管狭窄的发病原理

    后纵韧带/黄韧带增厚挤压脊髓。

     

    (四)解剖

    见附近)

    神经压迫:神经根,神经干(单纯手麻,无脊椎不适,考虑神经干压迫)

     

    上传的附件:
    网络变流畅,所以回来了。
  • 革子令 5小时前
    0 7
    十:落枕
    定义:睡前无症状,睡醒后自敢肩颈不适,神经系统检查阴性(筋伤骨错)。
    病因:睡姿不当,枕头不适应,受风寒,头颈突然扭闪(急刹车)。
    分型:胸锁乳突肌(头部习惯向一侧倾斜,疼痛),斜方肌(痛在大椎附近,头部各方向活动受限),斜角肌。
    治疗:
    1.起止点推拿手法(风池,天宗,肩寮)。
    2.正骨,自下而上纠正颈胸,颈椎。
    3.经筋手法,伸肌(症状超过4小时后,有毕业进行。)
    4.刮痧,艾灸,膏药
    日常护理:
    1.避免外上和受凉。
    2.疼痛部位禁止按揉和热敷。

    十一:颈椎病的调理方法
    类型:
    1.颈型,以肌肉僵硬为主,轻症可咨询缓解,严重者需要治疗。
    2.神经根型,严重化会转移为脊髓型,以神经相应的区域出现感觉(酸,麻,涨,痛,僵),运动(肌肉无力)及反射障碍。(如大椎附近的疼痛与颈4神经有关,肩手不适和颈5神经有关,大拇指颈6,食指和中指颈7,无名指和小指颈8)
    3.椎动脉型,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头疼头晕,失眠多梦,耳鸣,视力减退模糊,近视,体位型的卒倒等。)在第一颈椎椎动脉最容易受压。(有些人还需要补气血)
    4.交感神经型,患者出现类似心脏病和更年期的症状,所以人员误诊(心动过速,头晕胸闷,心前区疼痛,阵发性的高血压或低血压,面厦潮红,易出汗,烦躁,耳鸣等。)
    5.脊髓型,①早期双下肢无力,麻木等。②胸腰,腹部有束缚感。③走路不稳似踩棉花。
    ④霍夫曼征。发现症状者赶紧去做了核磁共振,不宜正骨治疗。
    6.混合型,同时有两种以上的症状。

    十二:胸椎的解剖结构特点
    1.即使胸口疼痛也可以调整胸椎关节来治愈。胸椎出问题以关节紊乱和曲度偏移为主。
    2.胸椎曲度向后,横凸有肋凹。
    3.胸椎发出12对脊神经:
    ①T1-T4主要支配心,肺二脏。
    ②T5-T8主要控制腹部脏器。
    ③T9-T12主要针对肾和泌尿系统。
    4胸椎关节的特点:
    ①上段后关节接近矢状面,故容易前后半脱位。
    ②下段红关节接近冠状面,故易发烧旋转性偏移。
    5.肌肉。

    十三:胸椎病证
    1.上交叉综合征
    部位:颈胸结合部。
    病因:前上肌肉与后下肌肉力量不平衡,左右肌肉不对称引起。
    ①前上部肌肉紧张(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上斜方肌。)
    ②后下部肌肉群松弛(菱形肌,背阔肌,中下斜方肌。)
    症状:富贵包,猥琐经,含胸驼背,圆肩,颈椎生理曲度消失,侧弯等。

    2.胸椎小关节紊乱
    症状:初期以胸背部不适为主,可能过段时间没感觉(病态平衡),过后加重,胸背疼痛,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无法平卧。
    网络变流畅,所以回来了。
    • ACG里世界
      8
          
返回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