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起源篇:
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经济:出现原始农业与畜牧业;自迁居到定居;出现职业分工;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倾向;私有制与阶级产生。
政治:氏族联系趋于紧密,甚至出现较大规模部落联盟。
文化:出现原始音乐,文学,宗教;天文,历法与数学得到一定的发展。
夏商(西)周三代篇:
早期国家形成发展,进入青铜时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出现了贫富分化,阶级,乃至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
生产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相当落后,政治经济文化都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
经济:生产力落后;奴隶制;井田制。
政治;国家出现,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具有神秘色彩(逐渐减弱);王位世袭(夏始);分封制,宗法礼乐制度逐渐形成;贵族政治,地方分权;等级森严;仍有一定程度的原始民主遗存。
文化:甲骨文(商);青铜文化灿烂;宗法观念;奴隶主道德;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产生民族观念萌芽。
春秋战国(东周)篇:
社会大转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济基础的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了相应的转换与调整,唯有适应时代潮流者将留存下来。
礼崩乐坏,大争之世
经济:铁犁牛耕与小农经济出现推广;封建经济建立;经济全方位发展,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地主阶级与自耕农新兴;井田制瓦解。
政治;自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周朝衰落,礼崩乐坏;变法运动成为潮流;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动荡分裂局面加强;统一趋势逐渐明显。
文化;宗法分封崩溃,礼崩乐坏;地主阶级文化兴起;士阶层崛起,私学兴起,学术下移,诸子百家活跃,百家争鸣;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秦(封建王朝始)篇: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中华政治架构发生重大变故,最高领导人至高无上,也因此与其他任何人形成无法逾越之鸿沟。
经济:商鞅变法;采韩非学说;重农抑商;小农经济成为主导;赋役沉重。
政治;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修设直道驰道;文书制度;上计制;官僚政治;疆域奠基。
文化:焚书坑儒;法家思想文化专制;大一统观念;民族交融文化认同。
两漢篇: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真正意义上文化认同与民族塑造
经济:休养生息(汉初);中央铸币(五铢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重农抑商;开辟丝路,贸易繁荣
政治:汉承秦制;郡国并行(汉初);察举制;刺史制度;定中外朝;推恩令;大破匈奴;
(后漢)皇帝多短寿;豪强崛起;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土地兼并严重;(除七十年左右较为安稳)农民长期赤贫(大部分时间任何一个皇帝无一例外忙着赈济灾民);党锢之祸
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太学清议(体现社会责任感);外儒内法;佛教传入;中西文化交流。
三国两晋南北朝篇:
第一次较为长期的分裂
经济:江南开发;北方浩劫,北人南迁;小麦推广;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人身依附关系严格)(商品经济与租店关系受阻);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影响税收;租调制;均田令;手工业发展。
政治:中央集权破坏,社会动荡,武将专权,地方割据,政权更迭频繁;五胡乱华,民族政权并立;士族门阀兴起,门阀政治;多民族交流交融;九品中正制;阶级固化;制约皇权。
文化:三教并立;三教合一(趋势);艺术自写实到写意,世俗化;玄学兴起,崇尚清谈(逃避政治);民族融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