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术与恶魔召唤,谈谈《赤痕 夜之仪式》中的现实历史

欧派兽 2019-6-28 6045

转自游戏时光


对「IGA城」最新“续作”的故事题材与背景故事的来源解析。

  尽管有些许瑕疵,也因为经费导致了肉眼可见的受限,但《赤痕 夜之仪式》仍然是近年来最棒的银河城游戏之一。

  五十岚孝司(以下简称 IGA)到底是守住了自己的声誉。在经历多次跳票与组织团队更换的前提下,还能提交出一个内容完善的作品 —— 这倒也符合他过去一贯对项目执掌相对稳健的风格。

  不论是否有意为之,《夜之仪式》确实继承了大量 IGA 系《恶魔城》里的元素,其中包括并不仅限于剧情、玩法、艺术风格、细节、彩蛋等等 —— 甚至连受伤时产生的无敌帧时间都毫无二致。

  用我一位朋友的说法就是:以后有了《夜之仪式》,我们可以踏踏实实跟《恶魔城》告别了。

  虽然换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但《夜之仪式》仍然保留了与《恶魔城》类似的故事结构,并且和以往一样叙事手法相对直白。虽然剧情平淡,它仍然有着熟悉的哥特式风格,以及现实历史与奇幻神话相结合的世界观。

有人就吐槽这地图界面连底色都不换的

  这篇文章将会对游戏中的背景和出现的关键术语进行考据,其中可能会出现将其与过去的恶魔城相联系的内容。但这并非要强行把两部作品拿来比较或是联系,只是作为相同题材下的参考而已。

  注:本文涉及游戏剧透;虽然翻译质量一言难尽,但文中相关术语仍以官方中文为基准,并辅以英语原文作参考。

现实历史中的虚构传奇

  《夜之仪式》的故事开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浪潮正席卷整个英国。在这股由科学带动的时代变革之下,过去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宗教与神秘学说在不断被验证了虚实后,地位随之一落千丈。

  为了继续保持在凡人心目中的地位,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为了继续忽悠当权者给予资源,过去以精神文化为运作核心的组织都在试图寻找挽回声誉的方法。而作为与科学发展有着同样激进态度的炼金术公会,想出的馊主意最为极端:召唤出恶魔并展示给世人看,以此来警告权贵们「如果没有我们保护,恶魔来了你们就完蛋啦!

《赤痕》世界观下炼金术的确很有实用价值,但仍然阻止不了工业崛起

  最开始,炼金术师们将期望寄予在公会收藏的《勒家斯之书》(Liber Logaeth)。然而这本用诺派文字撰写的古老书籍虽然确实拥有召唤异界生物的功能,但它原本的术式仅能唤来些微小的友好精灵。如果想要修改法术程序召唤出恶魔,需要额外寻找足够的“媒介”。

  1764年,某位炼金术师在进行活体实验时意外发现了一种晶体(Shards)。他们发现这种水晶状物体其实是魔力凝结后的产物,使用它来运作被逆转了仪式的《勒家斯之书》真的能成功召唤出恶魔。

有点类似《鬼泣》中的囧脸樱桃?

  很快炼金术公会就发现,通过在活生生的孩童体内植入水晶便能令其扩散成长,这些被用作水晶“栽培”的实验体被称为“碎片人”(Shardbinder)。经过了近20年的等待,公会最终积攒了足够多的水晶,可以通过献祭这些孩童来实现大规模的恶魔召唤了。

  由于在实验开始前一天,承载水晶数量最多的少女米莉娅姆陷入昏睡,导致公会召唤出地狱之王巴尔的原计划失败。但即便如此,牺牲了几乎全部碎片人的仪式仍然将成群的恶魔带到了人世间。

老实说这大概是我在游戏里见过最蠢的灾难起源

  在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并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苦战后,人类终于消灭了来袭的恶魔。作为幕后始作俑者的炼金术公会高层纷纷被处以极刑,整个组织也被取缔陷入瘫痪。

  恶魔入侵事件约1年后,原本以为在献祭中死去的碎片人之一吉贝尔突然出现。他指挥着与其建立起某种契约的恶魔将公会成员屠杀殆尽,并占领了原本已经几乎已经荒芜的公会基地。

  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吉贝尔成功地独自完成了当年炼金术公会的仪式,再次将恶魔召唤到了世间。这一次他的成果甚至更加「卓越」,不仅让所罗门72魔神中许多高等恶魔被召唤出来,更是以炼金术公会基地为媒介,建立起了一座混沌的魔城。

  与此同时,已经昏睡了10年之久的米莉娅姆也随之醒来......


  为了让故事带有一种游离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模糊界线,IGA 在构思《赤痕》最初的故事时特地将其设定于英格兰,并调查了许多英国历史以便作为参考。而他的确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素材:在与游戏故事开端时间点相近的18世纪末,现实世界中的欧洲确实曾经发生过一次巨大灾难。

  1783年6月至次年2月,位于冰岛的拉基火山(Laki)持续爆发长达8个月之久,导致当地三分之一人口死亡。更糟糕的是,火山爆发产生的灰烬和高达一亿两千万吨的二氧化硫随风飘散到欧洲各地,约23000人因为这场灾难而失去生命,后续的影响更是深不可测。

  在那个时代,虽然科学知识逐渐崭露头角,但愚昧仍然未曾消失。因为这场灾难导致的民间传说与恐怖故事数不胜数。

  本作的恶魔入侵,也是随着一场火山爆发开始的  

  这层背景最终便成为了 IGA 构建世界观时的基础,据他所述其中一个“白天也被黑暗笼罩,太阳如同血一般鲜红;在一片血海中,地狱里的城堡被召唤出来”的故事,便是这次《夜之仪式》的故事主题来源了。


炼金术与水晶诅咒

  从 IGA 对于背景的构思取材,到实际游戏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赤痕》相比《恶魔城》,其中收到的现实历史影响更多了一些。故事的源头来自于工业革命对精神文化的冲击,其中的人物等内容也因此受到了很深的影响。

  作为整个事件起因,炼金术不仅是本作中的重要剧情元素,在过去的《恶魔城》系列里同样十分抢眼。尤其是在 IGA 设定中,德古拉的主要力量来源“深红之石”、能够让人永葆青春的“贤者之石”,乃至贝尔蒙特家族圣鞭“吸血鬼杀手”都是受惠于炼金术的产物。。

吸血鬼杀手在被释放潜力之前的名称便是炼金术之鞭

  考虑到两个系列的关系,这种情况对《赤痕》世界观下那些炼金术师们来说就显得十分讽刺了。他们费尽心机,违背了人性想要证明自己的炼金术可以对抗邪恶。然而何曾想到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混沌之王,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掌握了远超他们的技术。

  在前两年 Netflix 制作的《恶魔城》动画里,德古拉伯爵被设定为了一个十分热衷科学,在各方面都有着卓越成就的“宅”鬼。炼金术占据了他研究的大部份内容,这也是他与第二任妻子丽萨相识的契机。

  至于在游戏里有关《恶魔城》中炼金设施的出现就更加频繁了。尤其是在国内最知名的《月下夜想曲》,流程初期场景“炼金研究所”中的道具都是隐藏在烧瓶或是培养槽里,暗示了恶魔城拥有自主研发资源的生产能力。

被死神扒了衣服的阿鲁卡多裸奔的英姿历历在目

  我们现实中的炼金术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过。这种起源于中世纪化学雏形的技术,旨在于将常见金属转变为黄金,或是炼制产生不良的万灵药。在尚未被彻底否定之前,炼金术基本上可以视为黑暗时代下的化学实验 —— 还夹带着一丝巫术仪式的味道。

  既然是虚构故事,那么现实中屁用没有的炼金术自然成了《夜之仪式》中真正能够实现奇迹的手段。通过实验得到的魔力晶体植入孩童体内后,产生了一种名为“水晶诅咒”(Crystal Curse)的现象。虽然本意首先是要在活人肉体中“栽培”出更多数量的水晶以供献祭,但同时也为这些受害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能力。

  这些受到诅咒影响并存活下来的孩子,在经过训练后便能驾驭强大的恶魔力量。不仅能为其提供远超常人的肉体能力,随着诅咒的深入甚至可以凭空制造出武器,或是在吸收了恶魔死亡后留下的结晶来发动超自然力量。

不过体现到游戏里,这些武器首先要付钱才能“凭空”生成

  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扭曲的诅咒。大多数被作为水晶“盆栽”的孩童都活不了多久。晶体会从心脏部位开始逐渐蔓延,随着诅咒的不断扩散成长,受害者最终会被完全吞没变成人形结晶体。

  值得一提的是,各位应该也对游戏中大量出现的彩绘玻璃印象深刻了。这是 IGA 在为本作设计视觉草案时就定下的元素。尤其是作为主角的米莉娅姆,她身上的水晶碎片随着诅咒的蔓延,会逐渐形成盛开的玫瑰花瓣形状,有着一种异样的美感。而蓝玫瑰也成为了她在游戏中所代表的符号。

  在 IGA 最初进行人物设定时,女主角的构思显然受到了弗兰克斯坦的科学怪人影响。“碎片人”的概念从本质上也是黑暗时代扭曲实验后的产物,与通过尸体拼凑起来的人造人有着异曲同工的思路。

按照 IGA 的说法,为了展示水晶所以女主角服装布料就不能多

  不过米莉娅姆比起科学怪人还是幸运的。她摆脱了控制、找到了值得托付的好友,也找到了作为人类生存下去的方向。

天使的语言

  作为游戏中最后唯一幸存下来的炼金术师,米莉娅姆的好友约翰内斯找到了一种可以暂时延缓诅咒蔓延的方法:诺派符文(Enochian,即“以诺语”)。

  16世纪,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顾问、同时也是身兼数个学家身份的约翰迪(John Dee),与通灵师爱德华凯利(Edward Kelley)进行了许多神秘学相关的研究。最终他们宣称自己不仅已经取得了炼金术的最高成就,还通过仪式成功召唤出了精灵与天使。

  参与实验的人表示在与天使的交流中获得了他们的语言。这种语言早在亚当身处伊甸园时便存在,并且还是他当初为事物命名时所用的语言。虽然这种当时被称为“上帝的第一语言”的文字,后来被语言学家描述为“跟英语没啥区别”,但约翰迪等人仍然以此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方案。

  随着诺派文字体系的成熟,一套名为诺派魔法(Enochian magic)的仪式理论也随之被发展起来。它被认为能用来和天使等超自然生物交流、或是直接将其召唤到人间,但许多魔法学界的人都对其实用与安全性表示怀疑,而且其相比其它魔法理论来说过于复杂晦涩。

诺派魔法 = 一个头两个大

  现实中的《勒家斯之书》和游戏里所述一样,的确都是以诺派文字编写的魔法仪式书,但它并不能召唤出恶魔,如今也好好地躺在大英帝国博物馆里头,你甚至还能在网络上下载到数字版......

  说回到游戏,《勒家斯之书》在被炼金术公会逆转了仪式方法后,变成了能够召唤邪恶存在的工具。在仪式导致恶魔入侵的混乱局势下,唯一侥幸生还的吉贝尔获得了这本书,并利用它召唤出了恶魔并签订契约。虽然不能明确城堡被召唤出来的具体时间,但应该就是在游戏未具体提及的10年之间,他在炼金术公会遗址上进行研究后取得的最终成果了。

  和伯爵喜欢将城堡悬在孤崖不同,吉贝尔可能要么是受限于地基(公会),要么就是有自己的品味 —— 他将城堡选择建在一座湖中央,《恶魔城》里头伯爵上一次这么选址还是在街机版的《闹鬼城》里头呢。

街机版的恶魔城,大概是地势最低的一次?

  除了用于邪恶计划,诺派文字在游戏里还有着正面作用。如果仔细观察女主角的立绘,会发现她胸口、大腿处的玫瑰结晶周围有一圈诺派文字。它们能够让米莉娅姆在使用恶魔水晶的同时,不会令诅咒迅速蔓延全身。不过在游戏初期也提到,目前她所使用的术式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且当过度使用水晶能力时符文也会失去效果。

  幸运的是,在游戏的真结局中,约翰内斯在师傅的提议下对诺派符文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他提到了如果能够找到正确的改良方案,那么应该能够逆转米莉娅姆身上的诅咒,最终令晶体完全停止生长。

  游戏多次强调不能太过依赖晶体,可能原本是有女主角牺牲的BADEND  

  在电子游戏领域里诺派似乎并不是个很常见的元素,除了《赤痕》之外,近年来其它采用诺派文字作为剧情元素的作品,似乎只有白金工作室的《猎天使魔女》。在其世界观里,无论是天使还是恶魔在交流时主要便是使用这种文字。此外游戏里两个重要组织“流明贤者”与“暗影魔女”在使用各种咒语或是召唤术时,也需要将诺派文字用于其中。

  相比《猎天使魔女》中的运用,诺派文字在《赤痕》里更多只是在剧情中被提及而已。在原本设定里还能看到其作为视觉元素出现,但最终和许多草案里的美丽场景一样,都消失在了 3D 图像引擎的随机生成之下。

魔女系列里诺派魔法使用方式就清晰明了的多

  在初次遇到阿尔弗雷德时,我们会发现他正蹲在地上写着什么。这个答案需要到游戏的最终结局时才得以揭晓。而这也是整个游戏里以诺派文字作为视觉效果,并在剧情里占据了主要作用的一幕。

  在追捕吉贝尔的过程中,老炼金术师也在提前筹备着摧毁城堡的计划。他之所以在城堡到处跑的原因,其实是在各个结构弱点上提前写下了诺派文字。只要最后在城堡中用勒家斯之书发动仪式,激活整个城堡中的诺派符文便可将城堡送回地狱。

  对于吉贝尔来说,他最初召唤出城堡的目的是为了给与他命运相同的米莉娅姆拥有一个可以回归的“家”。只是和当年某个吸血鬼之子一样,米莉娅姆也选择了站在人类的一方。而更令人惋惜的是,吉贝尔的心愿也因为在恶魔的蛊惑之下而产生了扭曲。

  临近结束,游戏才来了一个诺派符文大放送  

熟悉又陌生的敌人

  虽然并非没有在《恶魔城》中出场,但 IGA 在为本作设计恶魔时,重点参考了《所罗门的钥匙》(The Lesser Key of Solomon)这本书。

  这本神秘学书籍描述了圣经中以色列之王所罗门,事实上也是一位精通巫术的恶魔召唤师,以自己的灵魂为代价与地狱之王巴尔(Bael)签订契约,获得了恶魔的助力才拥有了无上权力的故事。

  书中的“Ars Goetia”章节记载描述了72位拥有扭曲外观的地狱魔神。它们在地狱中都有着各自的职位(统领或公爵等等),并分别管理着手下的恶魔军团与封印。此外每个魔神都拥有着独特的力量、知识与特权。

  无论是对召唤术规则的描述、还是其中所记载的恶魔现象,这本书都为无数游戏、动漫等文化产物中提供了灵感素材。尤其是《恶魔城》里,72魔神也都算是老面孔了。

  有点类似恶魔般的108将(?)  

  有趣的是,这本书最早出现的源头也不过是15世纪左右的希腊文版本,直到17世纪才有了英译版。也就是说,如果《夜之仪式》中炼金术公会最初计划召唤恶魔的名单是通过这本书获得的话,情况就有点类似我们现代人看了某本网络小说后突发奇想 —— 我要穿越变成龙傲天!

  对于游戏中出现的城堡,其实并没有太多详细的描述。我们只知道它是在当年炼金术公会基地的遗址上召唤出来的,因此其中很多内部结构仍然能够找到与其相联系的场景。而在术语介绍里重点提到了72魔神的存在。

  当吉贝尔摧毁了公会后,他突然发觉自己其实也将自己与米莉娅姆在世上唯一的容身之所抹去了。为此他开始觉得自己不再属于人类,就召唤出了一座能让人世间的恶魔也有家可归的场所,但这些都是在被格莫瑞(Gremory)操控时产生的想法。

  在所罗门72魔神中,排名第56位、有着公爵身份的恶魔便是格莫瑞。她统领着26支军队,通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切;头戴冠冕,骑着骆驼,有着足以诱惑人心的美丽女性容貌。

鉴于能将“骑骆驼”延伸得如此恶趣味,我觉得这么牛逼的形象设计今后续作里头肯定还会看到她出场。

  游戏里格莫瑞成了传说中的月亮女神,为魔王巴尔统领着一部份手下。她能够在不同维度之间穿梭,在定位上有点类似恶魔城里的死神,同样可以制造出各种月牙刀刃。

  她是游戏里的主要幕后黑手之一,也是众筹赠礼游戏《月之诅咒》的表最终 BOSS。这个恶魔以仆从的身份跟随在吉贝尔身边,但实际上却是在利用并蛊惑他,真正目地是利用碎片人召唤出地狱之王巴尔。

  至于作为游戏真正的最终 BOSS,也是在初期便被提及(约翰内斯让你见了赶紧跑)的地狱之王巴尔,它的形象基本上与《所罗门的钥匙》所描述的相差无几。

「IGA 城」的最终 BOSS 都有点外强中干

  巴尔一词来源于古代希伯来语。它原本是一种对位高权重者的尊称,并且多用于神祇或偶像身份的存在。同时这个词也代表着迦南神巴力(Baal),被腓尼基人视为主神一般的存在。

  在《所罗门的钥匙》中巴尔的形象变成了更加具体的地狱之王。他是72魔神中排名第一位的君王,通晓律法与性爱的知识,掌管着66支恶魔军团。他与游戏里的形象几乎别无二致:以蟾蜍、猫以及带着皇冠的三位一体形象示人。

游戏基本上完整还原了书中所述的形象

  如果你已经通关了,这家伙的实力可能会让各位觉得有点不过瘾。不过不用担心。巴尔虽然确实在72魔神里在第一位,但米莉娅姆干翻了它之后也并非就能高枕无忧了。

  在《所罗门的钥匙》中所述,和它同样排在“君王”位置的还有好几个,而且谁都不服谁。所以不管在 IGA 的世界观里巴尔究竟算不算个大腕儿,《赤痕》至少还留着好几个能在续作里被我们揍的沙包。

  其实,《恶魔城》系列自此 IGA 接手之后,几乎每一部作品里都有72魔神登场。然而虽然它们同样都叫“巴尔”,在里头的表现就比《赤痕》要丢人得多了。

  本作的“情怀”敌人,25号怪物布尔(Buer)对于《恶魔城》玩家来说也是非常熟悉了。和游戏里的造型一样,书中的布尔是一只狮子头、5条山羊腿围在周围行走的怪物。虽然造型扭曲,但人家仍然是统领着50支恶魔军团,掌握人类所有药草与植物知识、精通道德哲学的高等存在。

  它从《晓月圆舞曲》开始出场,一直以来都是与典故形象最为接近的敌人之一被玩家所熟知。至于巴尔,他在以往《恶魔城》里都并没有自己专属的形象,仅仅只是更换了颜色,以属性更高的布尔替换版本出现。如今到了《赤痕》系列能够真正以地狱之王形象出场,也算是 IGA 开了恩吧(笑)。

从左至右分别是:赤痕中的布尔,晓月中的布尔以及被换皮的巴尔

结语

  限于篇幅,这里只重点介绍了游戏里最重要的两个 BOSS 。需要提及的是,本作中所谓的72魔神,仅仅只占用了设定草案的一部份。其中已经有着具体形象与能力设定的敌人也未能出场,只能寄希望于 DLC 或是续作中补完了。

  《夜之仪式》里,有大量与《恶魔城》互相呼应的“梗”,这点只要玩过游戏的朋友应该都有自己的发现了。《夜之仪式》真正做到了“精神续作”应有的感受。每处细节都令人感到无比熟悉,但它们确实又是在全新的 IP 里出现。这种好像在玩一款平行宇宙里的《恶魔城》,体验起来有着别样的风味。

  我个人对本作最大的遗憾,是使用了3D图像引擎,没能实现原计划的2D画面  

  虽然磕磕绊绊,但我个人觉得 IGA 没有辜负玩家的期望。不论是作为致敬向的《月之诅咒》,还是这个苦等许久的《夜之仪式》,它们都是对于《恶魔城》粉丝们最好的回应。尤其是剧情元素,可以说是完美继承了过去一脉相传的神韵。

  好到如今我觉得即便不再有《恶魔城》了,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1:管理员给你移区后会显示移到了你之前发帖的区。 2:点击我作为楼主发帖时一楼下的图片签名,可以跳转到站规教程贴。 3:多次水贴水回复会封号哦? 4:不知道回什么的时候就点“里世界专属”,一键随机生成几种回复内容。 5:祝你在里世界玩得愉快!
最新回复 (0)
    • ACG里世界
      2
          
返回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