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心智
古中国:宗族本,德性
古西方:神本,信仰
现代:人本,理性
人本主义:你可以追求任何你想追求的东西。
理性主义:你所追求的任何东西都没有意义。
善通过把恶对象化认识到自己是善
,美通过把丑对象化认识到自己是美
,我通过把你对象化认识到自己是我
哲学就是哲学史就是思想史就是观念史
观念真实世界
文明发生的现场:主体间性
集体文化基因:模因
尼采:我们的道德感同我们的恶毒与自私一样是建立在谎言与想象的基础上的。对两千年来违背自然,损害人性的现象进行一次行刺。
就像是人变成神,
尼采认为最后就是没有自我的至高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最后正是自我存在与其他存在的联系定位了自我让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我们的理性之外可以知道“存在”,但无法用理性的语言去描述存在,因为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公理。即我思故思在,
反思故我在
,不反思我不在(思是信息逻辑运动的过程)
自我是意识的想象
意识的本质是无
意识通过否定来进行想象
我不是任何他者来构建我,然后通过各种的分别和万物拉开差距,无中生有的创造了我
我背后的无给了我不可避免的自由
自为:自己塑造自己成为以区别锅碗瓢盆飞禽走兽这些“自在”的存在。
自为,背景是无,不是
自在,是就是,是
不是他所是
是他所不是
自由不自在
自在不自由
自由是被强加在自身上的局限性
我必须自由,那我自由的选择自己不自由,那我自由不自由
假装自己不自由:自欺
自由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自由,而是说不的自由,你总是可以对现状进行否定,所以“我别无选择”这话萨特觉的是荒谬的
自为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们有成为任何人的可能性,因为意识的自我本就是从无到有的,自然也可以从有到他
A例:你的哥哥死在战场上,母亲卧病在床。
1,在战场为哥哥报仇。
2,陪伴母亲。
你会为生命和亲人陪伴母亲,而不是为了虚无的仇恨的事送死。甚至嘲笑前仆后继选1的人。但你也有充分的理由选1
双选和多难选择一开始起源于无知
B例:从事什么工作,要在爱好,擅长,利益之间找到尽可能存在的交集
抛出无知的无能,你会发现难在没有一个一贯而之的价值观(价值观游移)
比如A例难在与正义与个人感情之间选择
B例难在我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
我们不要怪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拥有这样的价值观,因为我们的本质是无,所以我们必然处于一种无限的可能性之中。
我们纠结的点是,一方面我们有选择权意味着自由,一方面在选择的时候陷入了焦虑,把自己陷入了一个受害者的处境,这就是自欺。
难不在选项本身,而难在这种彻底的自由
这里还意味着你不能给自己的选择找理由,因为一旦找理由你就是在自欺
这里的自由是有选择的自由的意思,即:没有人是被逼无奈,只是不想做其他选择
就是说,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成为怎样的自己,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选择取决于自己,并且活着就会一直有选择,一直在选择。歌德说:“无为也是一种作为”
结构主义
进化论:环境选择,物种演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存需要,生产力要素,意识形态的关系
精神分析: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在结构
用手段研究一样事物,然后用尽一切去研究手段
能指链:网有空隙(虚无),但他有扎实存在的缝合点。我们被这只网困住。
缝合点就是:(例我是谁?我是学生,我是人类,我是住在山西的十几岁的小孩)这些答案就是缝合点。有的人循规蹈矩,有的人妙趣横生,是因为有的人的缝合点更稀疏一点,看的更开一点
我是无
一开始一个人在一片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
突然出现了一面镜子,发现了我,我就存在了。
之后发现了另一个人,透过他,我知道了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认识了我。
我们看见一个苹果,不是目光投出去再回来看到,而是太阳光反射进眼睛,之后把不同颜色处理为不同的波长交给大脑处理,才看到现在的苹果。那这个苹果是否是他本来的样子
伪我(我们知道的我只不过是自以为的我,是信息交流的产物)
唯物辩证法也需要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站在当时的立场,他的护主,就是忠君爱国,对他自己个人而言没有错,只不过不符合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历史以及意识形态是由胜利者和当权者书写和规定的。
世界产生对象,对象产生认知,认知产生问题,而问题本身虚构而不存在,所以我们解决的不是问题,而是理解对象达成了对虚构问题的解释。
正的方法:讨论形而上学的对象,这成为哲学的主体
负的方法:对要探讨的形而上学对象不直接讨论,只说它不是什么,这样做的时候,负的方法得以显示“某物”的无法正面描述和分析的某些本性。
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应该从正的方法开始,而从负的方法告终。
不以负的方法告终就不能登上哲学的高峰。不以正的方法开始,就缺少了对哲学最重要的明晰思考
奎因:我们的视网膜是以二维的方式接收光线的,而未经清理的推理,我们就把事物看成三维的。那么,哪一种是观察?是无意识的二维接收?还是有意识的三维理解?
经验主义(本体论):我们通过经验来了解到了自己所处在的环境(背景)即我们人类能认识的现实。
理性主义(方法论):认识手段
发展到巅峰后↓得出
逻辑证实主义:用理性的方法去澄清经验的世界,我们终将得到确定性的知识,我们将得到真理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虽然这个真理是打折的。
逻辑证实主义:首先承认所有知识来自于经验,但经验可以在理性逻辑的引到下分解成更为精准,更为基础的经验(眼前有东西在动)。最后得到〔观察陈述(基础陈述)〕
基础陈述是基础的观测数据(温度,湿度,距离,时间)
最后于 2020-3-21
被abcdefg编辑
,原因: 改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