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思潮 ──四三派宣言

喀秋莎 2020-5-16 5531

《四三战报》编辑部

1967.06.11


中央首长的四·三讲话把“四·三”、“四·三派”、“四·三思潮”这些名词带入了中学的政治生活。

许多人为了驱逐“反动的四·三思潮”而结成了神圣同盟。

有人为了攻击对立面而甩给后者以“四·三”的帽子。

然而,四·三派却在一片嚣闹声中逐渐形成公认的势力并比任何一种势力都富有生气,富有革命精神,富有组织纪律性地成长起来。

关于四·三的神话可休矣!

现在,是我们公开申明一些实质性问题的时候了!


一. 特权人物和人民


社会主义国家之前的一切统治阶级都是特权人物。无产阶级专政之前的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相应地伴随着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即把社会上的财产和权力重新分配给某一些人,而每次分配的结果,都是使统治阶级──代表少数人的阶级占了绝对优势,使他们掌握了社会财富和政治权力。而这些人从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第一天起,就同广大劳动人民存在着矛盾,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再分配日益趋向统治阶级的继续进行,这种矛盾逐渐尖锐,两极分化突出,于是发生一次大的变革,再一次进行大规模“再分配”。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使自己在财产和权力方面占了优势,由于无产阶级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这次的再分配实际上体现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它应该保持到共产主义的实现。

但是,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法权残余不可能一下子消除。所以这些再分配并不理想,仍然使财产和权力暂时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当权派手里。这时就出现了远比其他历史 时期复杂的局面:社会上较次要的矛盾当然还是再分配后被打倒的阶级同统治阶级的矛盾,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同地富反坏右资的矛盾;而社会上的主要矛盾则不能简单地按掌权的人与人民的矛盾来划分了。必须加以分析:

(1) 真正代表无产阶级也就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当权派,分配在他手里的财产和权力是公有 的,他只起一个暂时代替掌管的作用。并且他们将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通过一次次“较和平”的再分配──这必须用一系列的革命化措施及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来保证──逐步缩小各种差别。最后达到财产和权力的 真正公有。显然他们在社会主义时期中将采取一个又一个的变革行动来促使财与权的公有化,这就是毛主席革命路线“革”的实质。

(2) 逐渐蜕化的当权派。

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还有巨大能量,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无时无刻不在腐蚀人的灵魂的情况下,蜕化是很有可能的。何况“挟重器”(指掌权力)的政治经济地位唤醒了许多人头脑中本来就有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同时这个引人注目的当权派地位是阶级敌人进行和平演变的主要目标。所以只要稍微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轨道,看不到历史的辩证法,就会陷入被动。可以断言,不仅这一次,而且今后几次文化革命都必然要揪出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这些蜕化变质的当权派和本来就是投机革命分子,他们手中暂代管的财产权力逐渐不受人民支配而变为私有,为他们及他们的家庭、子女和反革命复辟集团服务。这样逐渐形成的特权人物,象各个历史时期一样地与广大劳动人民构成了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很显然,特权人物竭力避免再分配,再变革,这就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保”的实质。

资产阶级初期有过很强的革命作用,而上述特权人物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反动作用,因而他是腐败了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在今天利益的集中代表,他竭力阻止历史的再分配──这个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革命进程。文化革命就是这种主要的阶级矛盾、“革”与“保”的矛盾的爆发。

广大劳动人民是欢迎再分配的。是站在“革”一方面的。但鉴于四旧的影响,也因其他地位的不同而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要求。

必须指出,刘邓路线在某些群众中得以推行,除了某些人的地位之外,重要的是运用了资产阶级思想的能量及群众中应用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指导的不够。


二. 四·三思潮是新思潮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和审查一下中等学校四·三派的成员,(当然不可能是全体)就会大吃一惊地发现他们正是前面所谈的对再分配有最激进要求的那一部分人!这个结论恐怕有些四·三派的同志都感到偶然,但是在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马列主义者看来,这实在是必然的。正因为如此,中学里第一次的阵营分垒就如此鲜明,而且还导致了大专院校表态的吻合:响当当的造反派支持四·三,“温存的”老保支持四·四。

所以,四·三派就必然对毛主席领导的文化革命有着朴素的理解和热望并很快上升到自觉的认识。四·三思潮也就代表了一种与历史发展紧紧相扣的生气勃勃的新思潮。它与反动的抵制分配的联动思潮水火不相容,并以最激进最彻底的姿态投入战斗。它是最令特权人物感到恐惧的势力。

四·三派──老造反派们在八月份敢于抵制血统论,十月份猛烈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十二月份激烈地 与联动血战,一月份毫不含糊地向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夺权。而一些半工半读和中专学校的四·三派,则大反校党委内的黑帮分子,大反工作组,大反伪革委会,大反各部、局内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不少人曾被反动路线打成“反革命”。这两种情况无一不是体现了以上的结论:促成财产、权力的再分配,促成社会的革命变动,打碎特权阶层。这种不断地要“革”,要向前,要提高的奔放的力量也体现到军训中,他们要求提高班级大联合,要提高军训的水准,提到更加适合于再分配的高度,而不使之降到“复旧”的程度,这与红旗第五期社论及4·15人民日报社论是完全一致的。

有人攻击四·三派是反解放军,甚至是靠反解放军起家的,这种论调是对一个问题的性质没有起码的判断并对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丝毫了解的谬论。

顺便提一点,署名李××的三月廿七日的讲话有严重的错误,体现了一个“干部子弟要掌权”,即再分配的被动势力(当然不完全是)要掌权的精神。因为这次文化革命就是要解决一小撮特权人物同人民群众的矛盾,而特权思想在一些高干及其子女中颇有市场,它的作用比地主资本家的反动思想所起的作用还要坏,因为现在社会上的最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同特权人物的矛盾。同时辩证法也惩罚了那些自认为“红透了”(其实家庭影响并不好,因此毫无准备与抵抗力)的特权人物子弟。他们一向以挂着“老革命”招牌的特权人物而自命不凡,一旦“老革命”成了“反革命”,即将失去特权“天堂”的时候,他们就出自没落阶级临灭亡的愤恨而对革命势力疯狂反扑。所以,四·三派批判这种特权思潮仍然是如前所述的新思潮的反映。

总之,四·三思潮是一种充满了革命的、斗争的因素,从而不断飞跃,突变的新思潮。我们欣喜地看到四·三小将具有最新鲜的政治头脑,最焕发的精神面貌,可以不愧地说,他们集中了毛泽东时代的青年的最优秀的因素!在这次文化革命中,只有他们掌权,才能向解放全人类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把毛泽东思想传播开来,也才能完成第一次文化革命所应该完成的再分配任务。


三. 文化革命中的思想分裂


历史上每一次的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都要引起思想上的分裂。无比深刻的文化大革命当然毫不可免,它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撕去了在“和平时刻”可以遮颜的虚伪的面纱,几乎每个人都在这个大舞台上奔忙起来,全国各地毫无例外地都出现了那么几派:一些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和天经地义的传统观念一个个被否定,而许多“异端邪说”居然正确。

四·三思潮是先进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在大专院校,在北京,在全国都可以找到它的同胞,虽然开始时都是弱的、小的、被多数人反对的,但它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联动思潮是彻头彻尾反动的,它用特权人物的和没落阶级的眼光来看待一切。

保守派所代表的思潮是想维持现状,对革命形势的发展很不理解,他们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却看不到在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世界是何等壮丽辉煌。所以他们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旧势力的卫道士。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观点,是与他在这次再分配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因之带来的态度密切相关的,(当然不是全部,因为思想上的改造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以对犯错误原因的种种唯心解释(如阶级感情深)及不顾是否能担当重任而要求掌权的作法都是不正确的。

必须指出:分久必合。当再分配接近尾声并将以新的分配法则相对稳定一段时期的时候,必将有一个思想吃掉一个思想的局面,如果怕被吃掉,不投降,就会走向反面,以至象历史上某些革命行列中由于观点的分歧而堕入反动的人一样被抛进垃圾堆。而且,在“一次”再分配中,思想的发展也是按照“一个”规律进行的,这一个基本上(包括革命动力、对象)是完整的。如果依了什么“左派分化论”、“新阶段论”、“每个转折点都要重新组合”的观点,就等于说这次再分配没有它的阶级基础。实际上只有两个可能:(1)按照这次文化大革命以来的规律前进一步。(2)本来前进了一步,但在“新阶段”中又退了回去,甚至退得更多。

还应指出:不但这次再分配必有缺陷,而且即使是正确的也必然又有分化。所以,合久必分。但现在我们已经对第二次文化革命有点看法,即那时的造反派必是当时迫切要求再分配,向当时的资产阶级特权人物猛烈冲击的激进势力。而不一定是现在的四·三派了!反之,在四·三派充当重要突击力量的时期,必属于这一次文化革命。所以说掌了权的革命造反派务必充分注意,一定要不断前进,让毛泽东思想占领灵魂深处,不然辩证法的惩罚将是同样无情的。


四. 四·三派的几点政策和一些问题的看法


前面讲的“分久必合”,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种是思想上,指先进思想吃掉反动的保守的思想,这一点在一些左派强大的单位已完成了大部分,在落后的一些单位还有待努力。另一种组织上,指革命造反派从人数上占绝对优势。这里可以指出一点,即在一些思想上左派已占优势的单位,保守派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或不愿参加造反派,这时再对他们施加压力甚至武斗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同他们合并(但必须保证左派掌权)并准备进行下一次的思想斗争,因为在不少单位需要尽快联合。

但是思想斗争绝不能放弃,一定要让毛泽东思想占绝对权威,让保守派从思想上投降。一些人打着“解放全人类”的幌子,却干着压迫革命小将而纵容联动的勾当。革命小将要彻底批判联动思潮,要让犯错误的同志从思想上而不是从形式上新生,这才是真正的解放全人类的气魄,而决不象那些连革命同志都容纳不了的最大分裂主义者所说的“关门主义”。

目前,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以前犯过错误的“老”红卫兵和联动老百姓,正大批地站出来投入运动,这是好现象。但必须指出,要站出来革命只有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这些人,以前犯错误就是因为他自认血统高贵,脱离群众,现在唯一补救方法就只有到群众中去,到革命造反派中去,大杀回马枪,这样完全可以成为坚定的革命造反派。实际上也有不少“老”红卫兵这样做了。可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联动分子把毛主席对他们的宽大,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拉起人马,向造反派夺权。一些貌似岸然的先生们却还在为他们唱赞歌,双手把权送过去。而革命造反派对这些顽固分子,只有坚决斗争,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权如果落到了他们手里,随之而来的必定是法西斯的白色恐怖和对革命造反派的阶级报复,必是历史的大倒退。

一些联动分子在军训上大作文章,说革命小将“反解放军”“反军训”。同学们大概还记得,毛主席派来的解放军进校时,是谁最欢迎!谁最支持军训?谁最积极参加军训?是革命造反派!当军训一段时期后,由于一些解放军经验不足,出了一些问题,革命小将本着对革命负责的态度,对军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有些方式不对!)这更充分表明了革命造反派是真正支持军训的。可是一些联动分子,在军训开始时,抵触军训,在军训进一步提高时,他们又跳出来,打着“保卫军训成果”的幌子,极力把军训往后拉。

中国反对再分配的最大人物是刘少奇,所以对他的批判是极其重要的,是占这次文化革命很大比重的,同时通过对他的批判,可以从根本上粉碎反动的特权思想,解放大批干部和犯过错误的同志,这是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中重要的一环。

革命造反派是中学红代会的当然主人和中坚。遗憾的是,现在某些核心人物利用革命造反派给予的权力反过来打击革命小将,压制民主,制造分裂,这种“复古”现象决不能允许长期存在。必须指出,其中某些人本来就不是什么革命者,而是破落户的飘零弟子,是再分配中的被动角色。

矛盾永远存在,新思潮在这个问题上战胜了、统一了,还会在更新的问题面前与保守势力形成不同看法。可以预计,今后在干部问题、教育革命问题上必定会有斗争;为了使文化革命不半途而废,代表新思潮的革命派就更不能轻放了“权”!

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开了,且大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于湘江两岸了!顺它的生,逆它的死,如何承受它?如何传播它?如何研究它?是我们全体湘江人民最切最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

原载北京《四三战报》(第一期),1967年6月11日


本文参照以下各文写成:

江青:(为人民立新功)

八中红旗:论四三思潮。

清华井岗山毛泽东主义小组:文化大革命中我们青年一代思想上的分裂。

新四中公社赤潮:驳联动反动政治理论。


我在上班,别发骚图了。
最新回复 (3)
  • 喵呜 2020-5-16
    0 2
    喵?
    心境变化总能从近期喜欢的音乐表现出来喵~
  • GalaxyUltra 2020-5-16
    1 3

     undefined
    新思潮:
    1927年的大革命,封建势力已“受了最后打击”,“变成残余势力之残余”。新文化、新思潮方兴未艾。而《新思潮》杂志(因而得名“新思潮派”)在1930年 4月出版的“中国经济研究专号”上登载了一组文章,着重从帝国主义和中国经济的关系、民族资本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农村土地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的性质,认为封建的半封建的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支配的地位,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思潮》为主要阵地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有力地批判了否认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种错误认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围绕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始的。当时,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各种政治势力都在重新思考、探索中国的出路问题。中国要不要继续革命?要继续革命,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这些问题都归结到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认识。1927年前后,斯大林曾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问题有过许多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论断,指出中国是“受国际帝国主义牵制的半殖民地”,军阀、官僚的封建残余“是中国国内的压迫的主要形式”。“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反封建残余的斗争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的结合”。托洛茨基、拉狄克等则断言资本主义关系在中国已“无条件的占优势和占直接的统治地位”,中国“已发展到资本主义国家了”。因此,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过去,再次爆发的革命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内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直接影响到中国。托陈取消派公开宣传托洛茨基的错误观点,反对中共六大的路线。
    1930年春,李立三在《布尔什维克》上发表《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一文,批驳了托派的观点,论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阐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4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通过创造社主办的《新思潮》杂志出刊“中国经济研究专号”,发表潘东周的《中国经济的性质》、王学文的《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其发展及其前途》等文章,批判托派和“新生命派”的观点。他们以《新思潮》为主要阵地,被称之为“新思潮派”,成为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马克思主义阵营的代表。论战的另一方则是以托派严灵峰、任曙为代表的反马克思主义流派识。
    新思潮派:
    文学流派之一,属于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包括新思潮派、新早稻田派、佐藤春夫、室生犀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日本继白桦派之后兴起。通常指第三次(1914)和第四次(1916)复刊的《新思潮》杂志的同人。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菊池宽、久米正雄、丰岛与志雄和山本有三等。其特点是既反对自然主义纯客观的描写方法,又怀疑白桦派文学的理想主义。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强调题材的多样性,并且十分讲究写作技巧,注重艺术形式的完美。

    本人完全不懂,什么也不知道,就是非常不知羞耻地复制粘贴的。。。。。。

    王来承认,王来允许,王来背负整个世界。
  • 冷泉法克斯 2020-5-16
    0 4
     undefined
    信仰是为了虚幻之人
    • ACG里世界
      5
          
返回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