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三十回了老家过年,然后就忽然想吃点好的,毕竟过年嘛,然后我觉得喝杯冰糖水吧,于是......发现了(冰糖)里面还有根细线。
我当时愣了一下,然后当无事发生把除了细线以外的部分喝了下去,后来我忽然问“这玩意儿到底哪道工序需要用到细线啊”便稍稍查了一下,然后我就蒙了。
什么?!西周前就有(饴)糖了???什么?!楚辞有提到蔗糖???什么?!我天朝和印度都是最早制糖的国家???
我着实被先人们吓了一跳,果然,学历史的不能低估先人。不然几个胆子也不够吓的。
(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提到:
《異物志》曰:「甘蔗,遠近皆有。交趾所產甘蔗特醇好,本末無薄厚,其味至均。圍數寸,長丈餘,頗似竹。斬而食之,既甘;迮取汁為飴餳,名之曰「糖」,益復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食之,入口消釋,時人謂之「石蜜」者也。」
换成白话文就是说:又经过熬煮再曝晒,等到凝结后,就像冰一样;破开,像琉璃制作的棋子一样,吃时入口即化,现在(指成书的南北朝)的人称它叫“石蜜”了。
说来有人把这玩意儿被其名曰“野蜂蜜”、“岩蜂蜜”还有说是从大山里采集来的......
由于与本篇主题无关,不予置评就是被骗了呗
(还是)《齐民要术》提到:
宋王灼《糖霜譜》:「自古食蔗者,始為蔗漿,宋玉《招魂》所謂「……有柘漿些」是也。其後為蔗餳,孫亮使黃門就中藏吏取交州獻甘蔗餳是也。其後又為石蜜,《廣志》云:「蔗餳為石蜜」,《南中八郡志》:「笮甘蔗汁,煎曝成餳,謂之石蜜」……是也。」
这些典籍都提到了所谓“石蜜”是由甘蔗熬制曝晒,粗加工制成的一种固体原始蔗糖。不过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论,我想知道的是这个细线到底从哪儿来的。不急,浩如烟海的典籍还没查呢。
(大明朝的)《天工开物-造白糖篇》提到:
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来矣。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置缸上。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翻译成白话便是:
我国南方的福建和广东一带有过了冬的成熟老甘蔗,它的压榨方法与前面所讲过的方法一样(前略)。将榨出的糖汁引入糖缸之中,熬糖时要通过注意观察蔗汁沸腾时的水花来控制火候。当熬到水花呈细珠状,好像煮开了的羹糊似的时,就用手捻试一下,如果粘手就说明已经熬到火候了。这时的糖浆还是黄黑色,把它盛装在桶里,让它凝结成糖膏,然后把(请陶工专门烧制而成的)瓦溜放在糖缸上。这种瓦溜上宽下尖,底下留有一个小孔,用草将小孔塞住,把桶里的糖膏倒入瓦溜中。等糖膏凝固以后就除去塞在小孔中的草,用黄泥水从上淋浇下来,其中黑色的糖浆就会淋进缸里,留在瓦溜中的全都变成了白糖。最上面的一层约有五寸多厚,非常洁白,名叫“西洋糖”,下面的一层稍带黄褐色。
如此说来,有没有可能是黑心资本家用破麻布、黑心棉一类的玩意儿代替了“草”呢?虽然他们确实能干出这种事来但好像又不对。
这里使用“草”是为了脱水脱色,然而近现代脱色是化学脱色,可比收购麻布黑心棉要来的便宜方便,省成本,那么逐利的商人自然不会选择后者了,也就是说依然不会用到与线相关的东西,那好吧,查查近现代的文献。
然后据我了解现代制糖大致分两类:
甘蔗制糖工序包括:①提汁。②清净。③蒸发。④煮糖、助晶、分蜜。⑤原糖精炼。
甜菜制糖过程为:甜菜洗净经切丝机切成角铁形菜丝,连续进入渗出器后随热水逆向对流,使菜丝中的糖分和部分非糖扩散水中,得渗出汁。除渣、计重后,用双碳酸法清净处理,得到清汁后的工序与甘蔗制糖基本相同。
顺带一提其实甜菜的含糖量大致在一成七到两成,甘蔗的含糖量大致在一成四到一成八之间。甜菜的含糖量其实要高于甘蔗。
但是还是没有和细线有关的线索啊!
查了一早上依然是什么也没有查出来,不得不说有些失望的时候查到了《化学探究如何自制白糖晶体》(一脸震惊)中确实有细线,而且确实可能有残留在冰晶里的可能。
其中提到:
在干净的玻璃杯中加入约20毫升开水,然后加入白糖,用筷子搅拌,直到有少量白糖不再溶解为止。将一根细线的一端浸入白糖溶液中,另一端留在玻璃杯外,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防止灰尘进入溶液),静置。过4到5天或更长时间,拿掉硬纸片,观察溶液表面,玻璃杯壁和白糖晶体的形成。
难道说......老家的冰糖黑心手工工场制作的?????(震惊)
最后于 2021-2-28
被联盟X编辑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