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神二创BGM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doge)

少叶 2022-1-19 6505

近期观MC复刻原神场景二创视频,但是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BGM上。由这个BGM咱由跑去知网去翻了一些文献。纯属一时兴起,有时候细想音乐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能鼓舞人心,能与人共鸣,可以作为人与人之前的桥梁互相沟通,能烘托气氛,使塑造场景更加身临其境。唢呐尤是如此。

唢呐作为一种深刻的民间艺术形式,化作了传统文化的印记符号,在逝去的历朝历代乃至如今的婚丧嫁娶中,饰演着一种文明的角色,利用气氛的调节、礼仪的烘托,成为民间群众眼中的娱乐。即便闲来无事,亦能听一段解解乏。但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时代一去不返,新娘子也不再戴凤冠霞帔听着熟悉的唢呐声出嫁,更多人选择请西洋鼓号前来演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淡忘了唢呐。于是,当它难以承担起文化角色之时,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的流失和湮灭似乎成了必然。

——杨帆  唢呐绝响:《百鸟朝凤》的乡土风格及文化传承

唢呐这件乐器在过去又被称作琐嘹、苏尔奈、海笛、喇叭、小唢呐等。据已有的资料记载,唢呐最早出现在波斯,刚开始出现时是作为军乐乐器使用,后来开始在民间流传。我国最早出现有关唢呐的记载是在明代的《朝天子》这首词中,根据词的描述可以想象出唢呐 在当时所具备的声音特点和社会功能。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另在明代的《三才图会》中又有介绍唢呐是军中之乐,所以可以推测出,唢呐大概是在明代以前传入我国,以其音量音色等特点而为人所知,并且从军中走到了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的。

唢呐这种乐器在民间的运用较为广泛,不同地区在演奏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在演奏形式上,唢呐不仅仅是可以独奏或合奏,还作为戏曲、歌舞的伴奏乐器使用。由于唢呐本身的一些特性,比如声音洪亮、气势粗犷,既能够表现欢快热烈的感情,也可以表现高难度演奏技巧,同时还可以模仿出自然界中虫类鸟类的叫声。所以唢呐一般在民间吹打乐队或者戏曲班子中处于领奏乐器的地位,主导着整个乐曲的情绪走向。我们常在民间节庆活动、婚丧嫁娶以及一些戏曲演出中看到唢呐的身影。

唢呐的传承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上文所提及旧时传承,然后则是现代传承,也就是建国之后的唢呐传承。现代传承还可分为由建国到“文革”前的十七年,“文革”十年,由文革后到改革开放。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 “文革” 前的十七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得到了有效发展。一方面,各个级别的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开始设立,各大高校也正式将唢呐收录成为课程之一,这样一来,唢呐只在民间流传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以往唢呐自生自灭的生存方式也就此结束,一切都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术汇演活动日益增多,在民间艺术的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顶峰,唢呐作为民族乐器受到了民众的喜爱。并且在这个时期里涌现出了一大批民间唢呐演奏家,他们具备精湛的唢呐吹奏技巧,为唢呐文化传承起到了极大的 推动作用,这些卓越的演奏家在各级艺术院校任教,他们被视为中国高校唢呐教学真正意义 上的先驱人物。 在此之前,唢呐所能演奏的独奏曲目和创作曲目数量极少。老一辈民间唢呐演奏家为了丰富曲目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作曲方面,吸收了我国广为流传并且受大众所喜爱的一些戏曲、民歌、说唱音乐和其他器乐艺术,创作了优秀的唢呐曲目,积累了很多素材。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被较为成功的借鉴,使唢呐的传承活动 能够得以有效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音乐种类中,声乐体裁对唢呐曲目影响是最大的。 如唐大曲和唐、宋词牌就多用于传统唢呐曲目, 唢呐流行曲目中也不乏历史悠久的曲牌,其名称和曲调也大量吸收了唐词宋词还有唐大曲等。

(二) “文革”十年

那段时间艺术院校停止授课,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音乐的发展自然也受到了阻碍。在这个时期,对于领袖和美好祖国的赞颂是唢呐创作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 有着深厚的时代痕迹,比如胡海泉的 《春风吹绿黄河岸》,顾武祥的《喜看公社粮满仓》,张晓峰的《山村来了售货员》,李德保、张道敏的《红旗渠上红旗扬》等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唢呐的音乐曲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 的作品才被极大地丰富,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存在,唢呐的教学才有了优秀的范本和案例。

(三) “文革”后到改革开放与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个时期的唢呐原创曲目主要以欢庆、热闹的风格为主,例如刘炳臣的 《喜庆胜利》、仲冬和的 《敲起锣鼓庆胜利》等。 “文革”结束之后,国家的经济大力发展,但对于民俗音乐的发展则不够重视。尽管如此,这一时期还是有很多的民族音乐赛事活动得以成功举办,在民族音乐比赛过程中,青年唢呐演奏家得以大批涌现,他们也成为了唢呐教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 此后,唢呐教学和文化传承的发展较为平稳。

再说如今因互联网生态的不断发展,促使着大批音乐工作者的优秀作品能被大家所知晓,音乐的形式也不再拘泥于原创,二创作品的层出不穷为唢呐等诸多民乐乐器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但由于很多唢呐艺人的文化水平都很有限,能对唢呐教学文化传承在理论方面做一个系统的文字性整理和记录的人不多,对民间老艺人口述历史方面的资料也很少见到,尤其是文本性的资料尚属空白。再有,大多数唢呐艺人很多时候是将这门技艺视为一种养家糊口的本事,没有体会到树立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性。在唢呐教学文化传承过程中保护意识也不强,由此导致非常严重的的流失现象,这种流失包括唢呐本身的唢呐人才、吹奏技法和唢呐曲牌等方面的流失。

于此也希望向大家推荐唢呐曲《惊涛落日》

兴趣使然的医学生
最新回复 (0)
    • ACG里世界
      2
          
返回
发新帖